宏/ 观/ 新/ 闻 关注时事新闻 了解宏观资讯 No.1 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2.7%,服务贸易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No.2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将于近日面向全球进行直播。 No.3 12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成立20周年致贺信。 No.4 近期,我国天问一号与欧空局火星快车任务团队合作,开展祝融号火星车与火星快车轨道器在轨中继通信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No.5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近日安排下拨2021至2022年度中央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资金51.98亿元。 No.6 教育部等3部门近日发布公告显示,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3033.87亿元,比上年增长5.69%。 聚/ 焦/ 上/ 海 关注魔都资讯 聚焦上海经济 No.1 近日,十一届市委第十一轮巡视对17家市级机关党组织开展常规巡视,同时合并巡视归口管理的11家单位党组织,对2家市管高校、2家市管国有企业党组织开展巡视“回头看”,对涉粮问题开展专项巡视。 No. 2 昨日,市委、市政府聚焦高效能治理主题举行治理数字化转型现场推进会。治理数字化作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路径,以完善和用好城市运行数字体征体系为重点,全面提高治理数字化水平。 No.3 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于29日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强调按照市委部署,加快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No.4 《上海市数据条例》共十章九十一条,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分为数据发展与管理体系、数据权益保障、公共数据、数据要素市场等,包括依法保护自然人对其个人信息享有的人格权益;依法保护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数据处理活动中形成的法定或者约定的财产权益,以及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有关数据创新活动取得的合法财产权益等。 市/ 场/ 关/ 注 关注最新政策 紧跟市场步伐 01 外资企业 外企在华发展机遇只多不少。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参与度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日前印发的《“十四五”利用外资发展规划》强调,更大力度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资,并提出了系列预期性量化指标,包括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000亿美元等,充分体现出中国政府对利用外资工作的重视和信心。 02 医药产业 近日,市商务委副主任诸旖召开了医药企业专场圆桌会议。 生物医药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去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过6000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突破1400亿元,产业链相关企业数量已经超过1400家,从业人员已经超过24万。 下一步,我委将积极主动落实好国家最新开放政策,推动各项扩大开放措施在本市率先落地,进一步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解读,继续发挥圆桌会、走访机制的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在沪发展的问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坚定企业在上海发展的信心。 03 跨境应税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着力点。为适应经济新常态,促进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我国全面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若干项跨境应税行为实行增值税零税率或免税,鼓励扩大服务出口,增强服务出口能力,培育“中国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04 资本市场 近日,证监会提出通过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大政策和制度供给,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的机制和能力。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资本市场具有发现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创新资本形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等功能,对于促进实体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高水平循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错位发展的三大板块和主板市场共同努力,不断推动资本与科技深层次融合,更好地满足了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 股/ 交/ 动/ 态 股份交易中心 资源集聚中心 01 私募股权 中国证监会近日批复同意在上海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 份额转让试点将依托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开展,逐步拓宽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退出渠道,促进私募基金与区域性股权市场融合发展,助力金融与产业资本循环畅通。同时,批复也要求各方严守私募监管底线,把好合格投资者准入关,严格落实日常监管和风险处置属地责任。 02 路演项目 昨日,由上海上股交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主办的【投界汇】新材料项目专场线上路演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3家优秀的公司进行路演展示,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参会。 项目一: 上海哈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以先进的锆铪分离加工技术为核心,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公司拥有的氧化锆/氧化铪混合物火法分离方法的发明专利,可实现国产替代。公司将逐步形成锆材、铪材、农用化学品、医药中间体、污水处理服务等产业板块,形成较为完备的以稀有金属加工为主体的产业群和产业链,致力于成为我国锆铪行业中技术领先、规模居前、最具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的企业。 项目二 苏州吉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纳米、亚微米和微球新材料的研发与制备的产业化。公司核心团队研发优势显著,多项技术取得突破性成绩。拥有可控在100纳米内的分级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且将多项技术融为一体,研发纳米、亚微米、微米级、微球系列产品。公司战略架构明确,以上海为总部,浙江、太仓、宁夏为三基地快速发展。 项目三 上海乐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拥有多项国家专利的科技型生产企业。生产基地占地50亩,有成熟的生产配套设施和污水处理系统,质量体系完备证件齐全。创始团队拥有多年市场资源和生产研发经验,公司拥有化学合成和生物发酵两大技术工艺平台,充分与大学研究所进行技术对接合作,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公司生产产品以前沿生物制药为发展方向,高级的医药中间体和试剂产品为主。 03 市场数据 主/ 板/ 市 / 场 关注沪市市场 了解运行情况 01 指数调样 根据指数规则,经指数专家委员会审议,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决定对上证50、上证180、上证380、科创50等指数的样本进行调整,并于2021年12月10日收盘后生效。 此次样本调整后,新经济和先进制造业样本增多,相关指数对国民经济的表征性和行业代表性将有所加强。 02 发审信息 本期(11月22日—11月28日)新增申报企业10家, 其中上交所5家(主板2家,科创板3家),深交所5家(主板1家,创业板4家)。 03 科创板 沪市市场运行情况例行发布(2021年12月3日)
宏/ 观/ 新/ 闻 关注时事新闻 了解宏观资讯 No.1 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2.7%,服务贸易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No.2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将于近日面向全球进行直播。 No.3 12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成立20周年致贺信。 No.4 近期,我国天问一号与欧空局火星快车任务团队合作,开展祝融号火星车与火星快车轨道器在轨中继通信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No.5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近日安排下拨2021至2022年度中央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资金51.98亿元。 No.6 教育部等3部门近日发布公告显示,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3033.87亿元,比上年增长5.69%。 聚/ 焦/ 上/ 海 关注魔都资讯 聚焦上海经济 No.1 近日,十一届市委第十一轮巡视对17家市级机关党组织开展常规巡视,同时合并巡视归口管理的11家单位党组织,对2家市管高校、2家市管国有企业党组织开展巡视“回头看”,对涉粮问题开展专项巡视。 No. 2 昨日,市委、市政府聚焦高效能治理主题举行治理数字化转型现场推进会。治理数字化作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路径,以完善和用好城市运行数字体征体系为重点,全面提高治理数字化水平。 No.3 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于29日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强调按照市委部署,加快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No.4 《上海市数据条例》共十章九十一条,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分为数据发展与管理体系、数据权益保障、公共数据、数据要素市场等,包括依法保护自然人对其个人信息享有的人格权益;依法保护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数据处理活动中形成的法定或者约定的财产权益,以及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有关数据创新活动取得的合法财产权益等。 市/ 场/ 关/ 注 关注最新政策 紧跟市场步伐 01 外资企业 外企在华发展机遇只多不少。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参与度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日前印发的《“十四五”利用外资发展规划》强调,更大力度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资,并提出了系列预期性量化指标,包括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000亿美元等,充分体现出中国政府对利用外资工作的重视和信心。 02 医药产业 近日,市商务委副主任诸旖召开了医药企业专场圆桌会议。 生物医药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去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过6000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突破1400亿元,产业链相关企业数量已经超过1400家,从业人员已经超过24万。 下一步,我委将积极主动落实好国家最新开放政策,推动各项扩大开放措施在本市率先落地,进一步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解读,继续发挥圆桌会、走访机制的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在沪发展的问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坚定企业在上海发展的信心。 03 跨境应税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着力点。为适应经济新常态,促进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我国全面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若干项跨境应税行为实行增值税零税率或免税,鼓励扩大服务出口,增强服务出口能力,培育“中国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04 资本市场 近日,证监会提出通过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大政策和制度供给,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的机制和能力。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资本市场具有发现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创新资本形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等功能,对于促进实体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高水平循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错位发展的三大板块和主板市场共同努力,不断推动资本与科技深层次融合,更好地满足了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 股/ 交/ 动/ 态 股份交易中心 资源集聚中心 01 私募股权 中国证监会近日批复同意在上海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 份额转让试点将依托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开展,逐步拓宽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退出渠道,促进私募基金与区域性股权市场融合发展,助力金融与产业资本循环畅通。同时,批复也要求各方严守私募监管底线,把好合格投资者准入关,严格落实日常监管和风险处置属地责任。 02 路演项目 昨日,由上海上股交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主办的【投界汇】新材料项目专场线上路演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3家优秀的公司进行路演展示,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参会。 项目一: 上海哈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以先进的锆铪分离加工技术为核心,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公司拥有的氧化锆/氧化铪混合物火法分离方法的发明专利,可实现国产替代。公司将逐步形成锆材、铪材、农用化学品、医药中间体、污水处理服务等产业板块,形成较为完备的以稀有金属加工为主体的产业群和产业链,致力于成为我国锆铪行业中技术领先、规模居前、最具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的企业。 项目二 苏州吉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纳米、亚微米和微球新材料的研发与制备的产业化。公司核心团队研发优势显著,多项技术取得突破性成绩。拥有可控在100纳米内的分级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且将多项技术融为一体,研发纳米、亚微米、微米级、微球系列产品。公司战略架构明确,以上海为总部,浙江、太仓、宁夏为三基地快速发展。 项目三 上海乐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拥有多项国家专利的科技型生产企业。生产基地占地50亩,有成熟的生产配套设施和污水处理系统,质量体系完备证件齐全。创始团队拥有多年市场资源和生产研发经验,公司拥有化学合成和生物发酵两大技术工艺平台,充分与大学研究所进行技术对接合作,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公司生产产品以前沿生物制药为发展方向,高级的医药中间体和试剂产品为主。 03 市场数据 主/ 板/ 市 / 场 关注沪市市场 了解运行情况 01 指数调样 根据指数规则,经指数专家委员会审议,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决定对上证50、上证180、上证380、科创50等指数的样本进行调整,并于2021年12月10日收盘后生效。 此次样本调整后,新经济和先进制造业样本增多,相关指数对国民经济的表征性和行业代表性将有所加强。 02 发审信息 本期(11月22日—11月28日)新增申报企业10家, 其中上交所5家(主板2家,科创板3家),深交所5家(主板1家,创业板4家)。 03 科创板 沪市市场运行情况例行发布(2021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