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听投行,就觉得是“高大上”的行业,但大多数人对这个行业并不了解。投行即投资银行,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投资,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银行。简而言之,投行就是帮助企业融资并为其融资提供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投资银行的价值在于能够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帮助企业获得资金:证券发行与承销交易、企业重组与兼并收购、发行债券与杠杆融资等等,都属于投资银行业务的范畴。
总而言之,过去的投行是以产品型导向为主,未来将逐渐转向针对客户的全业务链、全生命周期发展,为企业提供包括IPO、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并购财务顾问以及并购中所产生的配套资金需求等全方位综合性投行服务。
最近一段时间,由杨洋和迪丽热巴主演的爱情偶像剧《你是我的荣耀》在各大网站播出了。
新剧的人气涨的很厉害,一度的被推上热搜榜单。加上这个剧播出之前的宣传策划和剧组人员,可以说是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01
剧中热巴扮演了一个当红的女明星乔晶晶,片酬高,赚得还多,30岁就在上海中心买了套大房子。
杨洋扮演的于途是一个在学校时期是学霸,博士毕业在研究所工作的实打实的科研人员,本科的时候因为父母的反对,被迫先择了清华金融专业。可读研时,又坚持了自己的梦想,选择了航天专业。毕业后怀着星辰大海的梦,一心投入到国家的航天事业中。
看起来貌似拥有着开挂的人生,可现实的打击往往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
科研人员的薪资并不是很高,在上海每天上下班都在挤地铁,买不起车,也买不起房子。
赚得不多,就没办法给家里人好的生活,就连父母生病瞒着他来到上海,怕他知道影响他工作。
生病不敢看病,就怕生了大病后会掏空家里的积蓄,把给儿子买房子首付的钱都搭进去。到了上海为了省钱就住在几十块的旅馆里住,吃着面包与泡面。
这样一个学霸因为自己父亲的生病,让他意识到了自己需要多赚钱,才能给自己父母一个有保障的晚年。于是在现实和梦想之间开始纠结,明明不愿放弃自己的梦想,可现实似乎在叫他低头。
其实以于途的简历来说,完全可以去任何一家投行工作的,那得到的工资待遇自然是要比航天高得多,可他一直在纠结中,不知是要继续追随梦想还是接受残酷的现实。
在最后想要退缩的时候,遇到了改变自己一生的人,乔晶晶,收获了美满爱情的同时,也终于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02
男主转行做金融为的是自由?
剧情中我们可以知道于途因为沉浸航天事业很少陪伴父母,连续两年都没休过假,所以想换一份时间比较自由的工作。于是杨洋选择的工作是金融的投行。
可投行明明是出了名的工作时间长压力大,好吗!
根据各大数据显示,在投行中工作,时长最长的每周工作时长高达八十多个小时,最短的每周工作时长也到了六十多小时了。而绝大多数投行的工作时长在75小时,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工作15个小时起步,基本都是到了凌晨才回家,然后8点继续上班,做到了真正的“早睡早起”。
看到这里我只想说,编剧你是不是对投行的工作时间有什么误解???
如果说按照目前的情况发展下去,《你是我的荣耀》能否成为暑期的爆款剧,还存在诸多的未知数。
03
不过,于途想要转行的第二个原因却是事实,投行的薪酬确实要比他现在赚的更多。
在剧中,一次同学聚会上,杨洋饰演的于途因为薪资低被其他从事金融行业的同学嘲讽,并称干投行的话,可以达到年薪百万。
投行真的那么赚钱吗?
投行身处资本市场的最前沿,承担着为实体经济“输血”、为上市公司“保驾护航”等功能。
投行部门一直都被认为是证券行业和证券公司的“门面担当”,也是金融业的公认的“金领”。
那么,现在券商投行人员的薪资水平到底怎样呢?
基础薪酬,大部分VP级别的基础薪酬在2-3w,少部分券商的VP1可能才1.5万(参考比较抠的那些)。
据2020半年报披露数据计算,有7家券商的平均薪酬均超过了30万元。其中,“投行贵族”中金公司的平均薪酬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2.68万元,换算成月薪,平均每月薪酬达到了10.45万元。
当然,这仅是简单“人头平均”。像中金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投行部和其他部门、不同组别之间、前中后台、业务岗和技术岗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中信涨薪之后和中金齐平了,见下图,去年年初海通率先涨到了2.37万,华泰、招商、国君、东方等前十左右的券商都目前base都在2万左右。
投行其实有时候跟创业很像,感觉跟多时候就是公司给各品牌,能赚多少完全是你自己能创造出多少业绩决定的,所以很强调人均创收的概念。
当然,有时候你会发现,同样是很不错的券商,同一年,收入的差距也很大。
再选择的时候,如果说很在乎收入水平的话,就不能光看券商的名气,也得看项目资源和人均创收的情况。
同样的,薪资高也就代表着门槛也同样高。
投行的招聘
现在,几乎大大小小的券商投行都在招人,且力度都挺大。很多机构的人力部门,现在最急缺的就是加大投行的招聘力度。
在这里主要讲讲国内券商投行对应届生的标准吧。
金融行业求职竞争无可非议,学经济金融的人实在太多了,市场供过于求。
比如全国有超过百家券商,但是每年有招聘需求的券商不到30%,而且每年券商招人数量有限,按一定流动比例,测算下来每年券商投行岗位招聘的新人不超过1000人,而每年仅考虑清北复交,加上人大、央财、南开、贸大、武大等国内其他名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已超万人,市场上金融人才供远过于求。
江湖有传闻说投行只招清北复交毕业生,这点绝对是不正确的。
除了清北复交,在投行能经常遇到人大、南开、央财、上财、外经贸、武大、南大、中大、厦大等国内名校学子。
总体而言,投行的教育背景壁垒显著,要求名校背景,市场上也经常流传某些券商的目标院校清单,不在目标院校清单上的学子一律不招。(但实际上超出名单是常有的事情,有能者居之)
因此,如果想进入投行,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优先考虑学校,其次才是专业。除了财务法律专业有些优势,其他大部分行业都差不多。
金融人士都喜欢讲究圈子,学校作为你入行的平台基础,在未来择业、就业中都具有很大作用。
其实也并不一定。
往往求职者进入面试环节后,教育背景只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个人的专业技能、状态、思维方式也是面试官的关注点。
所以非名校背景的学子也不需要气馁,只要你足够勤奋、对行业有着深刻的热爱,或是其他方面特别优秀,比如通过CPA全科、国家司法考试和保代考试。
有相关实习经历或者熟练掌握面试岗位需要的能力和技能,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弥补学历的瑕疵。
难道说于途想转行就不行了吗?其实不然,在我国科研人员转行金融的例子也很多。即使于途最后选择不去投行,那么作为航空航天的硕博+金融的清华本科,于途这种人才假如去当基金经理那绝对是军工板块的香饽饽,履历这块简直是完美的。
04
其实在现实中,科研人员转行进入金融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中国金融行业在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很多的科技股在A股的市值权重变化带来了很多的投资机会,基金公司对理工科的顶级人才需求更为强烈,基金业的高薪酬现象对尖端领域的高精人才形成了虹吸效应。
杨洋“跨界”入金融可行吗?
截止19年年底,根据WIND数据显示,现在国内公募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经理合计大概2909名,而博士学位的基金经理更是多达237名,占到了总数的8.15%。
而以上基金经理有绝大多数来自清华北大、中科大、斯坦福等有名的理工科名校,其中专业不乏生物学、核技术、电力系统等等。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诺安基金的蔡嵩松,从中科大少年班直接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专业主攻芯片设计博士,先是在华大半导体参股的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之后进入华泰证券,再之后于2017年11月加入诺安基金,任计算机行业研究员,专攻科技板块及其相关行业研究。现在担任诺安和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从接手现在的诺安成长基金以来,回报率为52.85%。伴随着基金净值的一路上涨,蔡嵩松和他管理的诺安成长和诺安和鑫的贵博也是一路“高歌猛进”,一年时间。从2019年最低的不足10亿做到了2020年的接近200亿。
不过,要提醒的是,从科研院到实业企业,再到后来的竞争更为激烈的金融行业,面对每日,每月的排名压力,转到金融基金以后确实压力会比以前大不少。
写在最后
回到剧中,现在我们的职场剧缺乏对社会问题的折射和思考,同样也会暗示我们不能在品质上更上一层楼的原因。
美剧《豪斯医生》《实习医生格蕾》把美国医疗制度的问题展现给了观众,日剧《我到点下班》折射了日本企业员工过劳现象严重的社会问题,韩剧《匹诺曹》讲新闻报道与事实真相的距离。
国产职场剧,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贴近现实,贴近真实的职场,给普通职场人以共鸣和鼓舞,而不是打开电视就忍不住吐槽呢?
很多人一听投行,就觉得是“高大上”的行业,但大多数人对这个行业并不了解。投行即投资银行,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投资,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银行。简而言之,投行就是帮助企业融资并为其融资提供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投资银行的价值在于能够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帮助企业获得资金:证券发行与承销交易、企业重组与兼并收购、发行债券与杠杆融资等等,都属于投资银行业务的范畴。
总而言之,过去的投行是以产品型导向为主,未来将逐渐转向针对客户的全业务链、全生命周期发展,为企业提供包括IPO、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并购财务顾问以及并购中所产生的配套资金需求等全方位综合性投行服务。
最近一段时间,由杨洋和迪丽热巴主演的爱情偶像剧《你是我的荣耀》在各大网站播出了。
新剧的人气涨的很厉害,一度的被推上热搜榜单。加上这个剧播出之前的宣传策划和剧组人员,可以说是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01
剧中热巴扮演了一个当红的女明星乔晶晶,片酬高,赚得还多,30岁就在上海中心买了套大房子。
杨洋扮演的于途是一个在学校时期是学霸,博士毕业在研究所工作的实打实的科研人员,本科的时候因为父母的反对,被迫先择了清华金融专业。可读研时,又坚持了自己的梦想,选择了航天专业。毕业后怀着星辰大海的梦,一心投入到国家的航天事业中。
看起来貌似拥有着开挂的人生,可现实的打击往往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
科研人员的薪资并不是很高,在上海每天上下班都在挤地铁,买不起车,也买不起房子。
赚得不多,就没办法给家里人好的生活,就连父母生病瞒着他来到上海,怕他知道影响他工作。
生病不敢看病,就怕生了大病后会掏空家里的积蓄,把给儿子买房子首付的钱都搭进去。到了上海为了省钱就住在几十块的旅馆里住,吃着面包与泡面。
这样一个学霸因为自己父亲的生病,让他意识到了自己需要多赚钱,才能给自己父母一个有保障的晚年。于是在现实和梦想之间开始纠结,明明不愿放弃自己的梦想,可现实似乎在叫他低头。
其实以于途的简历来说,完全可以去任何一家投行工作的,那得到的工资待遇自然是要比航天高得多,可他一直在纠结中,不知是要继续追随梦想还是接受残酷的现实。
在最后想要退缩的时候,遇到了改变自己一生的人,乔晶晶,收获了美满爱情的同时,也终于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02
男主转行做金融为的是自由?
剧情中我们可以知道于途因为沉浸航天事业很少陪伴父母,连续两年都没休过假,所以想换一份时间比较自由的工作。于是杨洋选择的工作是金融的投行。
可投行明明是出了名的工作时间长压力大,好吗!
根据各大数据显示,在投行中工作,时长最长的每周工作时长高达八十多个小时,最短的每周工作时长也到了六十多小时了。而绝大多数投行的工作时长在75小时,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工作15个小时起步,基本都是到了凌晨才回家,然后8点继续上班,做到了真正的“早睡早起”。
看到这里我只想说,编剧你是不是对投行的工作时间有什么误解???
如果说按照目前的情况发展下去,《你是我的荣耀》能否成为暑期的爆款剧,还存在诸多的未知数。
03
不过,于途想要转行的第二个原因却是事实,投行的薪酬确实要比他现在赚的更多。
在剧中,一次同学聚会上,杨洋饰演的于途因为薪资低被其他从事金融行业的同学嘲讽,并称干投行的话,可以达到年薪百万。
投行真的那么赚钱吗?
投行身处资本市场的最前沿,承担着为实体经济“输血”、为上市公司“保驾护航”等功能。
投行部门一直都被认为是证券行业和证券公司的“门面担当”,也是金融业的公认的“金领”。
那么,现在券商投行人员的薪资水平到底怎样呢?
基础薪酬,大部分VP级别的基础薪酬在2-3w,少部分券商的VP1可能才1.5万(参考比较抠的那些)。
据2020半年报披露数据计算,有7家券商的平均薪酬均超过了30万元。其中,“投行贵族”中金公司的平均薪酬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2.68万元,换算成月薪,平均每月薪酬达到了10.45万元。
当然,这仅是简单“人头平均”。像中金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投行部和其他部门、不同组别之间、前中后台、业务岗和技术岗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中信涨薪之后和中金齐平了,见下图,去年年初海通率先涨到了2.37万,华泰、招商、国君、东方等前十左右的券商都目前base都在2万左右。
投行其实有时候跟创业很像,感觉跟多时候就是公司给各品牌,能赚多少完全是你自己能创造出多少业绩决定的,所以很强调人均创收的概念。
当然,有时候你会发现,同样是很不错的券商,同一年,收入的差距也很大。
再选择的时候,如果说很在乎收入水平的话,就不能光看券商的名气,也得看项目资源和人均创收的情况。
同样的,薪资高也就代表着门槛也同样高。
投行的招聘
现在,几乎大大小小的券商投行都在招人,且力度都挺大。很多机构的人力部门,现在最急缺的就是加大投行的招聘力度。
在这里主要讲讲国内券商投行对应届生的标准吧。
金融行业求职竞争无可非议,学经济金融的人实在太多了,市场供过于求。
比如全国有超过百家券商,但是每年有招聘需求的券商不到30%,而且每年券商招人数量有限,按一定流动比例,测算下来每年券商投行岗位招聘的新人不超过1000人,而每年仅考虑清北复交,加上人大、央财、南开、贸大、武大等国内其他名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已超万人,市场上金融人才供远过于求。
江湖有传闻说投行只招清北复交毕业生,这点绝对是不正确的。
除了清北复交,在投行能经常遇到人大、南开、央财、上财、外经贸、武大、南大、中大、厦大等国内名校学子。
总体而言,投行的教育背景壁垒显著,要求名校背景,市场上也经常流传某些券商的目标院校清单,不在目标院校清单上的学子一律不招。(但实际上超出名单是常有的事情,有能者居之)
因此,如果想进入投行,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优先考虑学校,其次才是专业。除了财务法律专业有些优势,其他大部分行业都差不多。
金融人士都喜欢讲究圈子,学校作为你入行的平台基础,在未来择业、就业中都具有很大作用。
其实也并不一定。
往往求职者进入面试环节后,教育背景只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个人的专业技能、状态、思维方式也是面试官的关注点。
所以非名校背景的学子也不需要气馁,只要你足够勤奋、对行业有着深刻的热爱,或是其他方面特别优秀,比如通过CPA全科、国家司法考试和保代考试。
有相关实习经历或者熟练掌握面试岗位需要的能力和技能,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弥补学历的瑕疵。
难道说于途想转行就不行了吗?其实不然,在我国科研人员转行金融的例子也很多。即使于途最后选择不去投行,那么作为航空航天的硕博+金融的清华本科,于途这种人才假如去当基金经理那绝对是军工板块的香饽饽,履历这块简直是完美的。
04
其实在现实中,科研人员转行进入金融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中国金融行业在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很多的科技股在A股的市值权重变化带来了很多的投资机会,基金公司对理工科的顶级人才需求更为强烈,基金业的高薪酬现象对尖端领域的高精人才形成了虹吸效应。
杨洋“跨界”入金融可行吗?
截止19年年底,根据WIND数据显示,现在国内公募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经理合计大概2909名,而博士学位的基金经理更是多达237名,占到了总数的8.15%。
而以上基金经理有绝大多数来自清华北大、中科大、斯坦福等有名的理工科名校,其中专业不乏生物学、核技术、电力系统等等。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诺安基金的蔡嵩松,从中科大少年班直接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专业主攻芯片设计博士,先是在华大半导体参股的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之后进入华泰证券,再之后于2017年11月加入诺安基金,任计算机行业研究员,专攻科技板块及其相关行业研究。现在担任诺安和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从接手现在的诺安成长基金以来,回报率为52.85%。伴随着基金净值的一路上涨,蔡嵩松和他管理的诺安成长和诺安和鑫的贵博也是一路“高歌猛进”,一年时间。从2019年最低的不足10亿做到了2020年的接近200亿。
不过,要提醒的是,从科研院到实业企业,再到后来的竞争更为激烈的金融行业,面对每日,每月的排名压力,转到金融基金以后确实压力会比以前大不少。
写在最后
回到剧中,现在我们的职场剧缺乏对社会问题的折射和思考,同样也会暗示我们不能在品质上更上一层楼的原因。
美剧《豪斯医生》《实习医生格蕾》把美国医疗制度的问题展现给了观众,日剧《我到点下班》折射了日本企业员工过劳现象严重的社会问题,韩剧《匹诺曹》讲新闻报道与事实真相的距离。
国产职场剧,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贴近现实,贴近真实的职场,给普通职场人以共鸣和鼓舞,而不是打开电视就忍不住吐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