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股交金服邀您一起看投行【 第二十七期 2021.07.17】
发布时间: 2021-07-18
很多人一听投行,就觉得是“高大上”的行业,但大多数人对这个行业并不了解。投行即投资银行,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投资,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银行。简而言之,投行就是帮助企业融资并为其融资提供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投资银行的价值在于能够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帮助企业获得资金:证券发行与承销交易、企业重组与兼并收购、发行债券与杠杆融资等等,都属于投资银行业务的范畴。
总而言之,过去的投行是以产品型导向为主,未来将逐渐转向针对客户的全业务链、全生命周期发展,为企业提供包括IPO、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并购财务顾问以及并购中所产生的配套资金需求等全方位综合性投行服务。
以如此之低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学历
不好意思,这次真不是,虽然一直以来被定位是个超级正能量的人。大家现在提的最多最多最多的问题,都是跟学历有关的。“我想问下本科二本,然后研究生考中西财的话有机会进投行吗”都不用算比例,只要是任何关于职业介绍的讲座,99.99%都会有同学跳出来问,我这学历能干啥,能不能去ABC...“我本科双非硕士985,请问如何清晰定位?大机构投了石沉大海,小机构看不上,真心求定位,毕竟投递太浪费时间了”“请问一下,本科二本研究生985的金融专硕,能不能进中型券商的IBD部门”“本科双非+外经贸在北京金融行业,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呢?”“您好,我想问一下美国本科top50商科,常春藤研究生社科背景能进前十券商行研或者其他核心部门吗?”“您好,我想请问一下首尔大学研究生金融毕业,能进大投行工作吗”包括每许多金融机构组织线上宣讲会,都有同学非常傻乎乎的问:...拜托,你觉得HR能当众承认这种可能有坑的问题吗?各种真实的案例都在证明,不管什么样的学历,只要好好规划和实施,不说能够如何飞黄腾达,但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实现相对不错的目标。因为绝大多数人,仿佛就相信,学历就决定了自己的人生。所谓奋斗,都是徒劳的。或者大家就已经接受了“挣扎无用论”,所以心安理得的去接受生活的强奸。| 事实上,我觉得,以如此之低的努力程度,根本都轮不到拼学历光看到收集的问题,就觉得啼笑皆非。开口闭口就问能赚多少钱,或者简单一句就告诉我怎么进吧。其实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仔细的讲述工作内容,如何学习具体的技能...评论区还是,能挣多少呀,哪个岗位要求低呀,哪个轻松又钱多,这个好难,老师你还是讲讲别的吧...看到很多的同学都觉得为啥我就是投不中,呵呵,连个实习都要双985么?很多人总是认为,只要我是什么学历,我就能怎么样。(考证书也是这个逻辑,我只要考过了CFA/CPA,一定会有人抢着要我)拜托,你能不能真真正正去了解一下这个行业到底是干啥的?他们到底是想要啥样的人?然后你比较着,你到底缺些什么?如何从简历、自荐信、邮件,甚至说面试中说服别人,你就很合适,去了就能做贡献?这可能是很多人喜欢提的“内卷化”。现在需要付出更多,才有可能获得当初的成果。
当年各类机构对各方面进入门槛都没那么高,许多新同事按照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学历和能力方便越来越出众。这也不是金融的问题,各行各业都一样。(只不过金融本身要求就高)你可以和穿越回去,跟老一辈的人去竞争吗?不行,所以你只能和当下的人去PK。为什么你们觉得内卷了?因为现在,大家都变得更强了。我们当初研一出去实习都算很早的,现在本科生都人手好几份实习。我们当初简历大家还千奇百怪,现在基本上清一色超级专业的商务一页纸简历。其实不是不行,但那就停止抱怨吧。(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你自己放弃了竞争的机会,虽然不成功,但你很轻松)那么你就得想方设法,去击败这个时代,普遍已经变得更强的竞争对手们。(就像那个故事,你不需要跑过狮子,你只需要跑过你的竞争对手;所以你不是盯着机构到底要什么样的要求,而是看一下,跟你竞争的人是什么样的)当然学历方面也是的,一方面学历不好的同学说话怯生生的,学历比较好的同学经常一通鄙视,“就你这情况,去不了的”。有的说得也有道理,有的单纯就是错误的价值观。但这些,不完全是因为行情。当初都是这么过来的,游戏规则是很残酷,但我们愿意玩。其实也不是多么伟大,就是觉得我只要自己变牛了,出路终归不会错。(说白了,就是能忍)现在经济形势不是那么好了,只不过同学们害怕失业,不愿意担风险。但从机构的角度,就觉得现在的同学实习没以前用心了,收到简历的质量也变差了。所以现在学生们都在疯狂吐槽机构“坑”,机构也在疯狂吐槽学生“浮躁”。现在的学生:你都不给我留,我为什么好好干,差不多混够了我就应该找更好的机构/更确定的留用机会去了。总之,相互理解,转化个思路,也许你自己也就不这么骂了。天天埋怨这埋怨那儿,没用。其实也要理解为什么机构要这么招人。我就是招名校的,人家更高的概率优秀,工作以后名校的圈子有更大的。换你招聘,你不也喜欢名校的?等你真的上万封简历了,你会愿意去给那么多人机会面试?人家拼命了高考,拼了命去考研,得出的结果更好,在求职的时候,有优势,这是应该的。当然还有负能量的一句话:凭什么人家祖宗三代的积累,要输给你的十年寒窗苦读。当然,不是说学校不好,或者家庭背景不好,就没救了。但人家多花时间,所以学校好,有优势,是应该的。人家父母和爷爷很努力,人家有优势,也是应该的。所以,你如果要找一份好点的工作,那多花功夫,多受虐,也是应该的。但现在的悖论反而是,名校的那些同学,反而更拼命。非名校的同学,总是在抱怨,觉得反正我这样的学历,也没机会的。估计轮到你们吐槽我了。因为这话好像说得“很矛盾”?我都学历不好了,我怎么进入好平台?如果你未来想挽回你跟那些顶尖名校的人的差距,那你拼尽一切也好,下跪求别人也好,都要争取进入一个好的公司平台。好的学历,无非就是一张巨大的价值网络,身处其中,你就少了很多浪费去给第三方证明。就像最牛逼最顶尖的公司,也以招到清北复交的同学为荣,毕竟意思是我网罗到了最优秀的人才。就算你很差的学校毕业,在中金IBD工作三年,你去一级市场很多地方也会抢着要你。如果你因为觉得自己学历不行,要求越低,你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当然中金这种普通人是基本很难的,每个人都有能够拼一把能冲刺到更好的目标,想想就你身边的同学,为什么就有人能去远超越身边其他同学水平的单位?)
就像知乎里天天还提清北复交以下无金融,成为了很多人的借口。就说去投行,任何一所211,都有认识最终能去投行的。说实话,我自己本人绝对不是个“学历无用论”的支持者。但是,如今提升学历的方式太多了,等你进入了好的行业和机构,你有一万种方式去混名校的学位,无非就是花钱和花点时间考试而已(比过去考研容易太多)。其实就是你过往就算再差,你永远都会有提升的机会。虽然这个过程真的很痛苦,你会不断地被拒绝。所以不断有人说,求问我这样的学历能去什么样的地方,求问有什么推荐的岗位?其实,我也不懂为什么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就好比:我身高175,体重80斤,年收入20万,请问我能找到“几分女”?确实,有些颜值高的女生,会有一些比较明确的择偶标准。而英俊多金的人,一定更受欢迎。但是,真心就不重要了么?其他条件可以,身高就一点都不能通融了吗?但只要还是个普通人,虽然漂亮一点的,但就是不可能吗?一个人拒绝你了,两个人拒绝你了,就代表你不可能了吗?所以,一方面就是自卑,另一方面反而是自尊心爆棚。因为非常害怕拒绝,所以抗击打能力极弱。这家因为本科不是211卡你了,那家也卡你了,难道就是整个行业都没机会了吗?所以,投递一下,真的是“浪费”时间吗?你的时间真就这么金贵? 强者之所以是强者,不是因为人家不会被拒绝,而是因为人家被拒绝之后,还愿意做下一次尝试。学历不好,代表你过去确实不够努力,或者机缘巧合在竞争中失败下来了。但这就是你不直面竞争的理由吗?借用孙正义的话:Life is too short to think small。
不敢想